节能宣传周|中国中检:践行央企“双碳”担当 助力 “负碳海岛”建设-yb亚博全站首页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8日 来源:认证中心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提出近两年以来,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 n”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各地方也都陆续出台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为相关工作有序推进奠定政策基础。在地方层面,政策的制定和落地需要符合当地自然经济现状,将绿色低碳理念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提供可操作、可持续、可复制的典型模板。
中国中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决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服务地方政府,从2021年8月开始,联合青岛科技大学,对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岛域碳排放进行了全面核查,对其碳排放的结构进行了科学梳理,对自主减排项目和森林碳汇进行了第三方核证,并于2021年12月31日向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颁发了温室气体核查证书。
2021年8月,中国中检所属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在青岛科技大学的配合下,针对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自然资源禀赋,依据国际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报告与核查的相关标准,正式开展碳排放整体摸底核查工作。核查工作共分为核查准备、范围确定、文件收集、文件评审、现场(远程)评审、技术评审及证书发布七个阶段。
工作组首先深入了解了灵山岛的基本概况和排放结构,识别了核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数据风险,之后在灵山岛管委会及青岛科技大学的协调与配合下对灵山岛的整体排放情况做了多次调研和专家研讨,明确了灵山岛的整体碳排放主要包括能源活动的排放、电力调入引起的温室气体间接排放、农业活动的排放、废弃物处理引起的排放,减排过程主要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碳汇主要包括岛上的森林碳汇以及周边海洋碳汇。
针对明确的量化范围,认证中心全面识别出了灵山岛温室气体源、汇和减排项目,完成了量化相关材料的收集和整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灵山岛整体的排放、减排、碳汇的量化情况进行了梳理,对灵山岛的碳排放清单、报告进行了文件评审和现场(远程)审核,并编制了核查报告。核查报告通过独立的技术评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评审后,确定灵山岛在核查范围内排放源识别完整、温室气体排放、减排、清除的量化过程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最后按照标准和实施规则的要求向灵山岛颁发了温室气体核查证书。核查结果显示,灵山岛在2020年1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之间,由于能源消耗、农业活动和废弃物处理等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5,668吨二氧化碳当量,因生态林碳汇产生的温室气体清除量为7,001吨二氧化碳当量,全岛全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333吨二氧化碳当量。
此次灵山岛的碳排放核查,不仅帮助保护区管委会深入了解了自身碳排放结构,也为未来灵山岛制定适合自身的针对性减碳政策体系、提高负碳能力奠定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目前,灵山岛已经制定了光伏发电、退耕还林、煤改电、新能源交通工具替代、垃圾分类外运等一系列可行度较高的减碳措施。未来,灵山岛还会进一步建立碳普惠行为清单,发展“碳积分银行”,开发低碳旅游路线,通过自身能力建设,引导大众和消费者践行低碳理念,走真正绿色发展之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