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中检创效益 | 叶玲玲:这四个关键词让我在奋斗中闪闪发光-yb亚博全站首页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5日 来源:集团党群工作部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集团在广大一线青年员工中持续开展“我为中检创效益”实践活动,在以学促干中着力提升广大员工学用结合的能力本领,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期间,涌现出一批立足岗位、干事创业的先进典型。本期推荐的是广西公司叶玲玲,她积极探索以标准研发服务业务发展和员工成长的创新之路,用自己的奋斗实践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我叫叶玲玲,来自中国中检广西公司技术中心研发部,主要负责公司标准制定、科研立项、平台建设、论文发表和专利申请等工作。青年岗位能手在我的解读里,有四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担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新冠疫情来临时,作为检测人员,虽然不能像广大医务工作者一样冲锋在一线,但处于这种特殊时期,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和自我防护的基础上,我和公司值班人员坚守岗位,全力保障当地政府、海关、市场监管、港口码头等合作单位的业务工作,做到防疫业务两不误,把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值班期间,我和值班人员共完成70个批次378个项目的检验工作,用实际行动支援国家防疫抗疫,展现我们的央企担当和责任使命。
  第二个关键词是奋斗。2015年7月,刚毕业的我便加入了中检大家庭,不知不觉已将近八个年头。广西公司研发部是2014年成立的,刚进公司时,广西公司的科研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从进入中检第一天起,我便将“科研无捷径,工作无小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几年来,我协助研发室主任,带领实验室技术人员,在科研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目前,共承担科研项目27项,其中国家重点项目1项,获得科研项目扶持经费2100余万元,获得研发奖补和高企奖励243万元;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1篇;获得授权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18项;获得科技奖励9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获得个人表彰11项。
  作为公司的科技骨干,我充分发挥青年领军人才作用,为公司平台建设积极献策。在我的参与和努力下,公司建设了“东盟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广西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防城港市黑色金属检测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并被认定为“自治区新型研发机构”“战略性新兴企业”“南宁市服务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型企业”“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
  第三个关键词是创新。科技创新,标准先行。刚入手研发工作,我便参加了《银精矿化学分析方法》15个行业标准的制定,广西公司作为牵头单位负责此系列标准的修制定工作。当时银精矿检测依据的是2001年所起草的标准,标准制定的时间已间隔十余年,方法存在着操作繁琐、耗时长、技术老旧,检测元素覆盖不全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标准研制前期,我们走访了各冶炼厂、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以确定检测元素需求和测定范围。标准制定过程中,为了提高准确度,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并通过与30多家验证单位多次研讨和反复试验、探索,最终完成了标准的制定工作。历经三年,15个行业标准得以发布实施。

  

  此后,在公司领导的指导下,我带领广西公司研发团队深耕检验检测和标准化工作。截至目前,广西公司共参加了117项标准制修订工作,其中国家标准32项,行业标准85项,成为集团内标准制定数量最多的公司之一,所起草的标准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制定的标准先后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全国有色标委会技术标准优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标准化先进工作者”5名。
  第四个关键词是引领。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们要发挥科研引领作用,助推公司人员的整体能力提升。刚进入公司时,公司人员职称水平较低,参加职称评定的积极性也不高。为了提高企业员工整体职称水平,我深入研读职称评审文件,明确职称评审要求,带领公司技术人员参与科研项目、标准制定、专利申请、论文发表等工作,并实时关注职称申报方面的动态信息,促进职称评定成功。八年来,公司从6名高级职称人员,28名中级职称人员,24名初级职称人员发展到今天的正高级职称人员1人,高级职称人员21人,中级职称人员131人,初级职称人员103人,职称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其中90%以上为公司自主培养。目前,广西公司已经建成了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技术创新团队。
  青年岗位能手这六个字,代表了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精神,代表了过硬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代表了脚踏实地不断突破的创新精神。集团把青年岗位能手这沉甸甸的荣誉赋予我,既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的一种鞭策。我将以今天的成绩作为新的起点,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为公司作出新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